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杨金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李迎迎2021/3/2 13:54:16
评职 论文 参编 13401165826同微
吕薇2020/8/11 11:34:02
我的课付了款,才知道可以结束,怎么办
吕薇2020/8/11 11:33:35
我的课选错了,怎么修改?急!谢谢!

学员作业

演讲与口才网络课程学习总结

发布者:蒋伟龙 时间:2018/4/15 18:24:21 点击数:368 评论数:9

课程:演讲与口才

  认真学习了姚小玲老师的演讲与口才网络课程后,感觉收获颇丰。总的说来,老师的讲课是很有意思的,一方面她把我们当作学生,教授了很多有关演讲和沟通的原理与技巧;另一方面,她又把我们当作同行,探讨了很多教育当中面临的具体的共同问题,阐释了自己的做法和经验,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我都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今天主要想从教育者的层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以为总结。

  一、“演讲者讲什么不重要,听众听到什么才最重要”

  应该说,这一点对我的触动最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也的的确确围绕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状态进行设计和实施了,但是课堂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一直都在寻找原因,原因肯定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听到这一句话,应该说很多想不通、无法理解的问题还是迎刃而解。作为教育者,教师始终是课程的具体设计者,计划、教案、PPT……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加上学校的要求与考核,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课程尤其是课堂本身的灵活性还是不够。讲什么、不讲什么,教师在设计和准备的时候往往还是从教材和自我的认知理解出发,并没能真正搞清楚学生是不是想听,会不会愿听。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质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想要谈到的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态度来进行调整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哪怕是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每一个人的需求都有不同,不说兼顾所有,如何做到兼顾大多数,满足他们的试听要求,对于教师而言,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在教育和学校的体制规范之内,要完成教学任务,要让学生学到东西,还要让自己找到认同感和价值感,“怎么教”、“怎么讲”,个人以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教什么”更重要,以后要在这方面多琢磨、多试验。

  二、“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这个话说起来谁都懂,尤其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从第一天踏上这个岗位就在接受熏陶:“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大学课堂今天的现实多数时候依然是:上课老师来了,下课老师走了,大学校园是师生关系最疏散的地方。有的学生一个学期下来连自己的老师姓什么都不知道,走到校园里碰到了根本不认识。反过来教师也是一样的,学生多,叫不出几个人的名字;学生少,名字叫错、人认错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老师工作都很认真也都很负责,只是跟学生的接触太少,刻意地去争取跟学生打交道的机会就更少。众所周知,大学里面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学工人员的分工很明确,专职教师们的压力也很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时间、精力的耗费都很多,而学生也有他们自己认为处理问题时应该去咨询的对象,两相错过就成为常态,感情的建立也的确成为一种奢望。以前自己也算是一个喜欢参与学生活动、愿意跟学生打成一片的,这几年因为各种原因疏远了、淡漠了,听了姚老师的课以后,我感觉自己以后还是要多争取与学生私下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不应该患得患失、不应该过于功利,调皮的学生也有他可爱的地方,说不定“有温度的教育”还真能够达到“亲其师必信其道”的效果。

  三、“建立自己的风格,不刻意模仿或假扮他人”

  作为一个还算是有些追求的人,对于比自己优秀的教师自己常常会学习、借鉴,甚至希望通过模仿进行复刻。应该说这种方法还是有它一定的效果和作用的,尤其当目标不明确、思维不清晰的时候,旁人的好做法的确有很强的启示作用,能够帮助你迅速地成长。但是在学校或社会大环境大趋势的强势导向下,自我有时会被严重弱化甚至会被泯灭,在这个方面,自己一直是有纠结、有犹豫的。学习了课程以后,我觉得还是应该坚定自己的理想,树立自我的价值和概念,自己适合的始终都还是最好的,能让自己舒服才能让别人舒服。教学的风格是不可复刻的,别人的特点你不一定有,就算你有,在细节和具体表现上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才能挖掘出自己深藏的潜力,展现出自己最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