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杨飞云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闫帅旗2018/4/16 23:41:14
杨老师您好,方便留个联系方式么
李丽2016/12/26 14:25:27
您好,杨老师,我的作业发了两篇,都是在附件里添加的,可以吗?
吕李华2016/8/30 21:39:03
您好,请问我的证书为什么下载不了呢?

学员作业

《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在线培训课程学习总结

发布者:徐英慧 时间:2018/5/3 1:32:11 点击数:315 评论数:6

课程: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

20185月,我完成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开设的在线培训专题课程《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本培训课程是由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浙江大学翁恺等联合主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学习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智能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课堂,利用移动APP进行课堂教学的案例分享等。下面就我重点关注的内容总结如下。

一、移动学习平台

面对高校课堂学生“低头族”的普遍现象,我们采取的策略有两种:堵和疏。堵通常会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不配合,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及师生关系。疏又该怎么做呢?王竹立教授提出,应充分看到智能手机进课堂的大趋势,甚至预言5年后智能手机进课堂将成为普遍现象。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学习功能。教师应积极研究移动学习策略,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当前主要的移动学习平台有云班课、超星学习通和雨课堂。

1、云班课

云班课是由蓝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动教学App,可以免费供教师和学生开展移动网络教学。教师使用云平台发送课程通知、推送图片、视频、音频、PPT课件、教案、作业、教学资源等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在课堂内外,随时开展投票、头脑风暴、讨论、答疑、计时测试等教学活动。依托云平台,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移动性、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高效性等特点。能突破常规网络学习对电脑的依赖,突破时空的局限,可以带给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体验,能够解决以往教学模式‘教、学、评’各环节的一些共性问题,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云班课App界面风格简单而精致,操作起来也易上手,功能上贴合教师教学实际需求,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有趣。

2、超星学习通

超星学习通是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它利用超星20余年来积累的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原创等资源,集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专题创作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用户可以在超星学习通上自助完成图书馆藏书借阅查询、电子资源搜索下载、图书馆资讯浏览,学习学校课程,进行小组讨论,查看本校通讯录,同时拥有电子图书,报纸文章以及中外文献元数据,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学习服务。超星学习通中的课程签到功能还可以显示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效避免了学生代签的问题。

3、雨课堂

雨课堂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 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师生沟通及时反馈;课堂上学生可以同步老师的PPT\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雨课堂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让教与学更明了。

二、“互联网+”时代的主要学习理论

王竹立教授指出,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主要学习理论有两个:一是西蒙斯的“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一是王竹立教授提出的“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和新建构主义都是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前者关注的是学习的外部过程,后者关注的是学习的内部过程,两者互为补充、互相融合、共同指导网络时代学习的基本思想。

1、“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2004 年,乔治西蒙斯对网络时代学习的学习行为机制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高度的抽象,指出传统的学习理论,无论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不能有效地揭示学习的社会机制,于是他提出了一种与21 世纪的新需求相适应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关联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形成连接、创建网络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混沌性。学习不仅能够发生于学习者内部,也能够发生于社群、组织和设备中。西蒙斯认为,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连通比建构更重要。

2、“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针对网络时代学习面临的两大挑战——信息超载和碎片化,王竹立教授提出了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括为两大挑战、一种学习策略、七个理论要点和一种思维方法。两大挑战即信息超载和碎片化,一种学习策略即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七个理论要点即情境、搜索、选择、写作、交流、创新、意义建构,一种思维方法即包容性思维。用一句话概括来讲,即学习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创新比继承更重要。

当前信息时代,面临知识的膨胀化、碎片化、复杂性、不确定性、半衰期缩短等特点,传统的学习方式已远远不适应知识的快速发展。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建立起个人学习网络,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