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杨飞云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闫帅旗2018/4/16 23:41:14
杨老师您好,方便留个联系方式么
李丽2016/12/26 14:25:27
您好,杨老师,我的作业发了两篇,都是在附件里添加的,可以吗?
吕李华2016/8/30 21:39:03
您好,请问我的证书为什么下载不了呢?

资讯

做个乐于“偷懒”的好教师

点击数:1875 评论数:0 发布者: 梁竹青 时间:2016年04月27日
引言:俗话说:“勤快的教师,培养懒惰的学生”。现实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边是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的老师,一边却是在讲台下面昏昏欲睡、表情木然的部分学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事必躬亲,才养成了学生懒动脑、怕动手,被动依赖的“坏习惯”。那么,如何消解这种现象呢?这就要教师在教学中有些“偷懒”艺术。

  为什么要掌握一些“偷懒”的艺术呢,因为教师太“勤”,“往往会以偏概全”,适得其反,实际上并非是一件有益的事。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1.教师太“勤”会引发低效,甚至会产生负效。

  教师若思路混乱,讲课逻辑不清,班级管理前后矛盾、标准不一,教师越勤劳,学生越无所适从。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勤劳”实质上仍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不考虑怎样做效果最好,只觉得如果不做点儿什么自己心里不踏实。最终,教育的目的成了让自己觉得踏实,而并不是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教育真正对学生有帮助。此种“勤劳”,不要也罢。

  2.不必要的“勤”反而抑制学生能力发展。

  如果教师大包大揽,怕学生犯错,对学生的每一步都控制,学生最终被训练得只会被动等待,乃至要看教师脸色行事。网络上有一幅漫画发人深省:一个天使模样的孩子翅膀折断了,他无奈地对他的父母说:“你们剪断了我的翅膀,却问我为什么不会飞!”而他“勤劳”的父母,手里正拿着一把剪刀。教育工作者应该警醒,当我们自以为十分勤勉的时候,是不是也正拿着剪刀在剪孩子的翅膀?

  所以,这样的“勤”其本质更多的是抑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正确的甄别。正是相对于这样的“勤”,才有了下面的“偷懒”艺术。

  一、教师“偷懒”实为“勤”

  其实“懒”老师的“懒”仅指课堂上的少讲,其他功夫不但不少下,反而更多。

  1教师首先要“蓄水”。课外吃透教材,备好学生,联系实际,将教学要素装满脑袋是教师平日的“蓄水”工作。教师要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倒一滴水,必须拥有一桶水。”

  2教会学生学习。首先,告诉学生学习要充分主动,绝不能只一味的依赖教师。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其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查阅搜集资料。

  3充分利用和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教师一定要拿出时间或者准备好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那些自己能看明白并能掌握的知识。

  4真正信任学生。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沉得住气,让学生去做,去说。必要时,教师还是要做到对学生确有疑难的问题和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点的点拨,真正起到“导”的作用。

  5课堂让学生动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进行读、说、写、做、演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只做引导者、观众、点评者。

  6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方法和技巧。在给学生讲题时,不就题讲题,注意多讲规律、方法和技巧性的东西。引导学生做题时,不就提做题,要用心琢磨出题者的意图,考查知识的方式方法和规律。

  7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问切要难易结合,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答对,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教师也要让自己的大脑“勤”起来。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常研究、琢磨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是否得当,效果如何?当效果不理想时,及时调整,甚至大胆尝试新方法,勇于革新。

  二、教学“偷懒”有策略

  (一)授课时做到“有的放矢”

  “有的放矢”,“的”就是学生的“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及时将疑难点记录下来,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这些疑难点进行备课、授课,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自学,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上教师仅仅出示核心问题,由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教材,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探讨这些问题。当问题答案在学生脑海里明晰起来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也被学生们掌握了。

  (三)提供一方舞台学生也可做“先生”

  1由学生讲解知识难点

  教师可以尝试让那些已经听懂课的学生做回“小先生”。通过老师搭建平台,让做对的学生讲解其解题思路和步骤,满足了“小先生”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又能获得其他学生的认可,从而激发了这位同学的学习动力。同时,这种形式也让学生倍感新鲜,活跃了课堂气氛。

  2引导学生参与作业讲评

  批改作业本时,教师不妨也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讲评中来。让学生参与作业讲评,并且要求其讲出解题思路,这实际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能得出答案,而且还要清晰地讲出答案的来龙去脉。

  3将“问题的皮球”踢向学生

  教师适时地将“问题的皮球”踢向学生,由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是很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辩论,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清晰,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又尊重了学生心灵舒展和精神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

  4教师要“傻”教师在教学中故意出错、犯傻,让学生发现,并让学生说明该怎样正确运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犯错”中吸取教训,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课堂“四懒”显功底

  1懒于说

  课上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嘴去说,只有学生自己说出来,才表明学生是真正会了,真正理解了,真正掌握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不是告知,而是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嘴亲自说出来。

  2懒于写

  纵观各种课堂,多数是教师挥汗如雨,在黑板上驰骋万里。老师写的再好,写的再对,那是老师的水平,不代表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该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板书,自己去书写。学生写能出来才是真正的会。

  3懒于做

  教师独揽实验,只有让学生看到的是没有失误的伪实验,具体哪个环节该应该怎样?学生是一概不知。只有让学生亲临其境,才能真正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4懒于结

  一节课结束,一些教师总要亲自总结才放心。殊不知在这种教师独霸课堂的作用下,学生是多么的被动和难受。45分钟下来,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得与失,自我总结收获与教训。这样绝对比教师进行总结收获大。

  四、“五多五少”彰智慧

  1少演示,多让学生自主地操作

  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构建知识。教师的任何演示都没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带来的效果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操作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得、有所创造。

  2少讲解,多让学生自主地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怎样自行探索知识,教给他们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让学生自己探究,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

  3少指挥,多让学生自主地参与

  教学中教师要少挥指挥棒,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进来。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参与到提问中来,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少评价,多让学生自主地选择

  教师强制性的评价,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会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充分给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创造,在创造中发展自我。

  五、“抑讲”只为能“扬学”

  1“五要五杜绝”,限定教师“少教”

  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以杜绝“满堂灌”;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绝教师“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四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静”;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白”,以杜绝“满堂闹”。

  2“六讲六不讲”,促使教师“精讲”

  六个讲好: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

  六个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太急于讲话。

  3信奉两句“教经”,提升教学“境界”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与夸美纽斯的“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说是两句“教经”。教师“少教”的主旨就是为了学生的“多学”最终达到“不教”。

  六、“懒”字背后有深意

  1“懒”字背后有学生

  始终坚持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致力于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教师的“懒”要能够换来学生的“勤”,要能引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尊重。

  2“懒”字背后有目标

  “懒”字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智慧,所有环节,包括课前的铺垫,都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一步步自然行进,草蛇灰线,形散神聚,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懒”教师课堂,憋出了孩子们的“勤”。懒教师的“偷懒”绝不是简单地“偷工减料”,而是对新课改理念的创造性体悟和运用。提倡教师勤劳,是缘于为人师表,让学生具有勤劳的品质。而提倡教师在勤劳之余“懒惰”,则强调的是一种教学中的智慧、高效以及对学习与成长规律的深度理解。

  (本文来源:E之家交流社区)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信息


< 上一页1下一页 > 共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