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杨飞云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闫帅旗2018/4/16 23:41:14
杨老师您好,方便留个联系方式么
李丽2016/12/26 14:25:27
您好,杨老师,我的作业发了两篇,都是在附件里添加的,可以吗?
吕李华2016/8/30 21:39:03
您好,请问我的证书为什么下载不了呢?

资讯

高教“放管服”改革20条新规

点击数:2069 评论数:1 发布者: 杨飞云 时间:2017年05月23日
  涉及职称评审、薪酬分配……高教“放管服”改革20条新规来了~~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瞄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学科专业、编制、岗位、进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

  《意见》都有哪些内容?官微君带大家先睹为快!

  一、学科专业;

  二、编制岗位;

  三、进人用人;

  四、职称评审;

  五、薪酬分配;

  六、经费使用;

  七、内部治理;

  八、监管服务;

  高教领域“放管服”

  学科专业

  (一)改革学位授权审核机制

   ●深入推进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省级学位委员会负责审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专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和博士学位授权初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加强授权监管,完善学位授权准入标准,强化专家评审环节,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对于不按照标准和程序办理、不能保证质量的,依法责令限期整改,直至撤销其博士硕士学位授权。

   (二)改进高校本专科专业设置

   ●除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外,高校自主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的专业,报教育部备案;自主设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支持高校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经学科和产业行业专家充分论证后,按照专业管理规定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

   ●加强专业建设信息服务,公布紧缺专业和就业率较低专业的名单,逐步建立高校招生、毕业生就业与专业设置联动机制。

   ●开展专业设置抽查,对存在问题的专业,责令有关高校限期整改或暂停招生。

  编制岗位

  (三)积极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

   ● 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制订高校人员总量核定指导标准和试点方案,积极开展试点。

   ● 试点高校人员总量实行动态调整。纳入总量管理的人员享有相应待遇和保障。

   ●机构编制、高校主管部门发现高校在人员总量管理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等严重问题的,对相关负责人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四)高校依法自主管理岗位设置

   ● 高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人员总量内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并主动公开,接受监督。

   ● 岗位设置方案应包括岗位总量,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岗位的名称、数量、结构比例、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等。

   (五)高校自主设置内设机构

   ●高校根据办学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鼓励高校推进内设机构取消行政级别的试点,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改革后要保障高校内设机构人员享有相应的晋升、交流、任职、薪酬及相关待遇。

  进人用人

  (六)优化高校进人环境

   ●高校根据事业发展、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需要,自主制订招聘或解聘的条件和标准,自主公开招聘人才。

   ● 政府各有关部门不统一组织高校人员聘用考试,简化进人程序,为高校聘用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人事管理服务。高校在人员总量内聘用人才要围绕主业、突出重点、支持创新。

  (七)完善高校用人管理

   ● 高校根据其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自主做好人员聘后管理。对总量内人员,高校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在人员总量外,高校可自主灵活用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履行合同,规范实施管理,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 高校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制订教师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办法和离岗创业办法。

  职称评审

  (八)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

   ● 高校自主制订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职称评审办法、操作方案报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高校主管部门备案。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

   ● 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监管,对高校职称评审工作进行抽查,对因把关不严、程序不规范,造成投诉较多、争议较大的高校,要给予警告、责令整改;对违法违纪的责任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处理。

  (九)改进教师职称评审方法

   ● 高校要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分类评价标准。

   ●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

  薪酬分配

  (十)支持高校推进内部薪酬分配改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有关部门要支持高校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内部分配机制,实行符合高校特点和发展要求的内部分配政策。

   ● 高校要理顺内部收入分配关系,保持各类人员收入的合理比例。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可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

  (十一)加强高校绩效工资管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充分考虑高校特点,重点加大对高层次人才集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的倾斜力度。

   ●高校根据备案人员总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办学层次等因素,自主确定本校绩效工资结构和分配方式。绩效工资分配要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高校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

  经费使用

   (十二)改进高校经费使用管理

   ● 财政部门要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优化高等教育拨款结构,加大基本支出保障力度,基本支出占比较低的地方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合理安排基本支出。

   ● 改进项目管理方式,完善资金管理办法,采取额度管理、自主调整等措施,进一步扩大高校项目资金统筹使用权。

   ●进一步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划分,逐步扩大财政授权支付范围,逐步实现用款计划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项级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报。

  (十三)扩大高校资产处置权限

   ● 适当提高资产处置的备案和报批标准。高校自主处置已达使用年限、应淘汰报废的资产,处置收益留归学校使用。税务部门要执行好各项涉及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

   ●高校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加快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完善内控机制,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照规定管好用好各项经费和资产,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高校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高校应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内部治理

  (十四)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对本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对本校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强化院(系)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院(系)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十五)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教育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依法依章程行使自主权,强化章程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方面的基础作用。

   ●完善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对工作中的失职失责行为要按有关规定严格问责。

   ●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抓紧修订完善校内各项管理制度,使制度体系层次合理、简洁明确、协调一致,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十六)完善民主管理和学术治理

   ●进一步健全高校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群众组织作用。

   ●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推动学术事务去行政化。

   ●提高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发展、学术评价等事项中的重要作用。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突出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的主导地位。

   (十七)强化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

    ●积极推进高校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等校务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学校安全稳定的情况外,均应当依法依规公开相关信息。

    ●畅通监督渠道,发挥社会公众、媒体等力量在监督中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透明度,增强信息公开实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监管服务

  (十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支持高校适应创新发展需要,推进治理结构改革。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通过完善信用机制、“双随机”抽查、行政执法、督导、巡视、第三方评估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十九)加强协调与指导

    ●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加强协调,相互配合,整体推进。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防止“同质化”。

    ● 对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高校给予必要政策倾斜。要及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二十)营造良好改革环境

    ●各地各部门要简化优化服务流程,精简和规范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让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从过多过苛的要求、僵硬的考核、繁琐的表格中解放出来。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指出,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把简政放权作为推进改革的牛鼻子,把放管结合作为推进改革的保险栓,把优化服务作为推进改革的催化剂。

  教育大咖说

  4月6日,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立足全局,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紧紧围绕落实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抓住关键,切实解决高校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协同推进。

  一是把简政放权作为推进改革的牛鼻子,进一步在学科专业设置、高校编制及岗位管理、进人用人、教师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放权。

  二是把放管结合作为推进改革的保险栓,坚持放权与监管同步,着重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高校制度建设与自我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审计监督、强化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等方面加强对高校办学行为的监管。

  三是把优化服务作为推进改革的催化剂,加强协调与指导,简化优化服务流程,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检测机制,淡化“管理”色彩,强化“服务”意识,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各地各高校要以高度责任感和优良作风,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协同推进,制定配套文件,强化学习宣传,全力以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本文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 )

评论

赵海霞2017-06-12 15:06:56
谢谢,感谢分享。希望在放开对院校管理的基础,各高校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确保各项改革落地生根。

回复

< 上一页1下一页 >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