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好科普《基因战争》
今天我跟大家推荐一本新书《基因战争》。
这本书出版之后,美国做亲子鉴定的比例曾经大幅度上升。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命的诞生需要经过一场激烈的精子战争,但这才是漫漫人生的第一步,还有一场贯穿一生的基因战争等着你呢。
在人类文明史中,相比其他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很容易陷入一种道德主义的描述框架,我们用爱、牺牲、奉献、反哺、报恩之类的词描述和赞颂它。
但这本书撕开了那些温情脉脉面纱,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告诉你一些“残酷”真相。
1.为人父母是一场竞赛,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各有打算。
2.怀孕生产是母子角力,害喜是胎儿保护自己的武器;但母亲必须在最有利于胎儿和自己活着当中找到平衡。
3.抚养孩子充满危机,婴儿大声哭泣是为了唤起关注,但这在丛林时代就会将父母暴露在肉食动物捕猎危险境地。
4.手足之争不可避免,每个小孩会努力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5.父母其实很难公平,越是穷人家父母越可能偏心。
解释家庭冲突,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各有观点,但在我看来,都不及演化生物学讨论到基因战争的层面这么深入,让人有切肤之痛。
●在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中,矛盾是日常性折磨,无可避免的存在,说多少父慈子孝、举案齐眉都不能阻止它发生。
●虽然人类文明已经进化到把精神号送上火星,但身体的直觉,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并没有走多远。
●很多行为你以为你听从的是你的心,或者你的脑,但你其实毫无抵抗地听命于基因。
●大多数时候,身体会自行运作组织,不需要麻烦大脑,方便大脑专心做好他最擅长的工作。身体给大脑的干扰越少,它的表现就越好。
●存天理灭人欲是最最荒谬而无效的,自私的基因根本就不听你的。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跟很多人一样,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过家庭冲突,甚至造成过心理伤害。
成年以后看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如果有人用科学实证告诉你,那么多冲突背后是基因作祟,那些曾经伤过你心的事,是不是可以就此释怀?
更重要的是,家庭矛盾让人痛苦,但如果缺乏这些折磨和经验,你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蒙受更大的损失。这是人生当中其他冲突的演习和训练,如果一味回避,你会缺乏对真相的认知和处理问题的弹性。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美国生物学家罗宾·贝克,他的另一本书《精子战争》曾经出现在罗辑思维去年的惊鸿书箱中,据说那本书在印制过程中曾经大量丢失,谁看过谁懂。
这本书的出版人方希,是一位我很敬重的读书人,有16年的出版经验,罗辑思维热卖好书《战天京》、《君臣》和《秦谜》的操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