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学生最怕遇上以下这几种老师。简称为“四化”老师。
1 思想固化
思想固化就是固定的思维方式和多年不变的观念。拒绝接受新课改,不敢直面新挑战,缺乏时代气息,与潮流脱节,天天都是老面孔。
2 知识老化
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没有整合,没有激活。知识呈现单一机械,缺乏动感与链接,与社会和生活脱节。无法展示知识的魅力,无法体现知识的价值,无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与追求知识的动力。
3 方法僵化
知识传授的方法单一、单向,缺乏互动,缺乏灵动。满足于满堂灌,喜欢演独角戏。不相信学生,不会利用学生,包办代替学生。练习方法单一,批改作业机械,讲评一言堂;不善于导学、导思与导练。
4 激情退化
工作缺乏热情与激情,语言平淡,语速千篇一律,没有情感体现,没有兴趣激发。应付式上课,消极对待工作。工作没有动力,课堂没有活力。
几点建议:
1 观念要转变
角色要转变,“讲师”变“导师”,“讲堂”变“学堂”。一个好老师绝对不是一个擅长讲授的老师,而应该是一个善于导学的导师。课堂并非是老师讲授知识的场所,而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2 知识要活化
知识要更新,知识生活化,知识情景化,知识社会化。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激活课本的知识,让知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呈现出来,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与应用前景。
3 方法要多变
知识的呈现要动态化,让学生在动态中感知知识。知识的获取要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知识。活动的方式要多元化,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既有个人独立的思考,又有小组的合作探究,还应该有学习成果的分享。
4 激情要迸发
焕发激情,充满热情。用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用热情点燃学生的感情,将激情变成课堂的魅力、活力和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堂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和掌握学习技能的地方,而且还应该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
老师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往往会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此,老师在课堂上必须保持应有的工作热情和激情,让学生感受老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专注投入的工作态度。
本文来源:搜狐教育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