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顶级IT投资人和创业家,里德·霍夫曼写过一本书,中文翻译过来书名为《至关重要的关系》。虽然霍夫曼讲的是企业家精神,说每个人都要学会处理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未来的关系、与风险的关系,才足以应对多变的世界。
前几天看到几起学生轻生的案例和几起校园暴力的案例,对这样的教育痛点,怎么应对?这让我再次想到了霍夫曼的这本书。加强引导,加强教育,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惩处和监督,甚至多下发红头文件,确实都很重要。但是,让学生在校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网中,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系对学生来讲,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教育。我曾遇到一位家长的求助,正在读初中的孩子怎么也不肯上学了,要求辍学。事情的起因是同学说圆珠笔被她偷了,而她坚持自己没有偷,却得不到信任。
另外一个孩子是一位高中生,这个孩子原来很优秀,但是忽然之间就消沉了,家长不知道怎么办,就请我与孩子聊聊。原来,这个孩子某一天听到同学议论她胖。从此,就总觉得同学在背后笑话她,学习也集中不了精神,性格也越来越孤僻。
这两个学生遇到的问题,都是同学关系出了问题,而师生关系又没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为了帮助第一个学生,我专门到这所学校,虚构了一个教育案例,邀请这个班的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在某个同学犯了错误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办?教师应该怎么办?参加者七嘴八舌,出了许多主意,最后包容、互相帮助的意见占了上风。我后来专门在报纸用一整版的篇幅讨论生生关系、师生关系。那个当初要辍学的学生,也因为得到同学和教师的友善对待,重新回到学校,后来还考上了大学。
与第二个孩子的谈话,当时效果很好,但因为时间问题,我没去介入到学校和班级。很遗憾,这个孩子尽管后来上了大学,但终于没有从孤独和抑郁中走出来。
这两件事情让我意识到:关系对学生至关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在学校与同学、教师友善相处的关系,甚至可能胜过任何一般意义上的教育。
试想,如果第二个学生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帮助,得到同学的友善对待,悲剧是不是可以避免?
除了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校面临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关系。北京十一学校每学期要进行一项师生关系的测量,通过各种指标发现学生与教师关系的情况,学校很重视这项测量的价值。校长李希贵认为:“没有好的关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两天在对校园暴力频发作出批示时说,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很难设想,一个学生如果在学校有很好的同学关系、与教师相处得很好,会轻生、会对同学暴力相向。
教育并非无所不能,过度教育、苛责教育要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都有点脱离实际。在教育引导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教给学生一点关系学,帮助学生建立在校园的良好关系,帮助他“处理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未来的关系、与风险的关系”,这也许是解决某些教育痛点的重要触点。
本文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资源为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教学交流,如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