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杨晓妹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李迎迎2021/3/2 13:56:14
评职 论文 参编 13401165826同微
赵治巨2017/4/17 3:53:47
杨老师您好,我也是邢台学院的教师,化生学院的,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
马成有2016/9/22 15:08:11
杨老师好! 马成有向您问候! 祝工作顺利 身体健康! 合家欢乐!生活幸福!

TA的资源详细

制造“不快乐课堂”的10种教师

参加人数:444 发布者:杨晓妹 时间:2016年04月06日
学生喜欢轻松愉快的课堂,愉快的课堂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保证一个人终生具有学习生命的基本元素。

  但是,在以任务为目标的牵引力下,在强大的应试教育思想下,在如山似海的作业与考试下,我们的课堂中恰好缺失的就是快乐学习的健康动力源。于是,我们必须反视一下那些令学生“不快乐的课堂”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

  镜头一:在缺少教育文化背景下的职业平台上,我们的老师只是把学生当作装载知识的容器,而不研究和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抱残守缺,注重传授。这样的教师其课堂态度和表现便是一个十足的“传道士”。

  镜头二:教师不去精心备课,而把教学成绩的获得放在给学生布置大量不堪重负的作业上,并美其名曰“精讲多练”,可实际上因为没有精心备课便无法达到精讲的境界,或者说在骨子里就一个“懒”字在作怪。如果说好听一些,此谓“漫天撒网”,属于“渔翁”。

  镜头三:从来就没有“恩赐”给学生笑脸,总是用严厉的面孔和高压的态度强加于学生,居庙堂之高,行管教之事,以至于学生见到这样的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或者敬而远之。而且,还自诩“严师”。

  镜头四:讲课时目中无人,目光发散,或眺望天花板,不和学生做感情交流,很少在课堂中设计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即便是提问时也会经常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指指点点。这是把课堂教学当作任务来完成,缺少教育的人文情感所致。此类教师是把一个崇高的职业品质丢失,而退落为“打工者”。

  镜头五:面对成绩好的学生有笑脸并反复提问,似乎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学生,而对差生不理不睬,课堂中从不提问和过问。或者,在一些差生表现不好时给予批评,甚至挖苦讽刺,从来没有鼓励和帮助。或许,这是因为成绩好的学生能给老师长脸,学习差的学生只能给老师添麻烦。这样的老师便是“偏心者”。

  镜头六:说话尖酸,出口伤人,不懂赏识教育的运用,不会使用艺术性的批评教育手法,甚至对调皮学生使用语言暴力或体罚等不当的惩戒手段。这属于既缺少教育方法,更缺少教育情怀的老师,被学生称之为“恶人”。

  镜头七:面孔呆滞,语言啰唆,课堂平平,没有重点,没有教学激情,课堂讲述也不清晰,以至于学生听课时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这是典型的“催眠师”。

  镜头八:下课夹起教案就匆匆跑掉,不喜欢在课下和学生交流,不去讨论课堂中学生是否学懂学会。这样的老师或许是职业操守出了问题,或许是根本就不爱教育,不爱学生。这是“跑跑老师”。

  镜头九:如果学生们在考试后成绩不理想,老师说:我都讲过了,是你们太笨了!于是,把责任都推到了学生身上,只说学生不努力,不讲自己没教好。此谓“不负责任者”。

  镜头十:备课不背学生,讲课不看大纲,专讲偏题怪题,时不时地还炫耀自己,给学生制造学习压力和畏难情绪,让多数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而掉队。这是“恐惧型老师”。

  (摘自ELEARNING交流社区)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评论

赵科乐2017/4/3 10:18:58
受益匪浅,谢谢分享。一门“不快乐的课堂”包含很多方面,例如没有深度的教学内容,刻板的教学方式等等

回复

李德华2017/4/2 22:52:57
填鸭式教学只是将知识机械性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点感到厌恶难懂。容易造成厌学态度。多思考如何通过有趣的案例引入,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回复

钱程2017/4/2 16:42:40
收益匪浅,说的特别有道理,为未来的学习打开了方向。

回复

陆海燕2017/2/23 11:10:49
谢谢分享

回复

< 上一页1234567...187188下一页 > 共 750 条 跳到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