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是阅读时的一种心理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时,可以通过有声思维法。有声思维法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之一,是将大脑里进行的思维活动有声化。 通过声音来学习,一直是人类的重要方式,即使在虚拟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信息时代,也同样如此。在现时代,借助于技术手段,声音有了更加丰富、逼真的表达。有声阅读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学习方式。
在“有声”学习过程中,怎样认识自己的认知活动,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这恐怕要求助于元认知了。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以及对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等。
阅读中的元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监控阅读的认知过程,根据文本的不同体裁和难度,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策略,在学生遇到阅读障碍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和修补,如猜测词义、调整阅读速度等。
元认知是阅读时的一种心理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时,可以通过有声思维法。有声思维法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之一,是将大脑里进行的思维活动有声化。我们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当今世界,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英语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长知识,更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手段。而元认知意识对于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很多学生因为缺乏元认知意识,所以英语阅读水平发展缓慢,对英语阅读的兴趣逐渐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阅读课上向学生展示熟练的英语阅读者是如何运用元认知来进行有效阅读的。
有声思维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元认知训练中,就是让阅读者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随时随地讲出头脑里的各种信息,口述自己的心理认知过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三课《Agoodhearttoleanon》为例,我让学生阅读文章第一遍,目的是让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有一个粗浅的了解。第二遍由我为学生朗读,朗读时我会有几处停顿,停顿的地方就是我自己第一次阅读这篇文章时的思考之处,也就是我运用元认知的心理过程。
读到“hishandonmyarmforbalance”一句时,我停下来,环顾四周,对学生说:“父亲因为腿瘸,所以需要用手扶着‘我’保持身体平衡。而文章开篇说父亲帮助我保持平衡,这两个地方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继续阅读下文。思考这篇文章的阅读目的、注意关键信息时,要使用全局策略。全局策略可以从整体上理解文本、监控自己的理解是否出现偏差、修正理解错误、预测下文等。当对“父亲帮助我保持平衡,还是我帮父亲保持平衡”感到困惑时,要使用重复阅读、停下来思考等解决问题策略。当思考“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哪些细节体现出来的?”时,需要使用概括已读内容、画线或做其他标记等的支持策略。
有声思维法可以清晰地把对文章的认知过程呈现给学生,也就是元认知的心理历程。学生渐渐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父亲腿瘸依靠“我”保持身体的平衡,而“我”依靠父亲保持的是精神上、心灵上的平衡。父亲身残志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父亲用他一生的爱心和行为诠释了善良的真谛,教会了“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经过一段时间有声思维的示范,可以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说出他们的认知过程。开始训练时,告诉学生要有意识地去体验自己的认知过程,慢慢地,学生养成习惯,就会自觉地思考自己的阅读心理活动了。
本文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于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部副教授)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