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吕莹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李迎迎2021/3/2 13:54:49
评职 论文 参编 13401165826同微
邓民2017/6/29 18:31:18
有空多交流,值得交往。
吕莹2017/3/3 15:11:20
新的学期,新的征程,大家一起加油,2017一切如意,一切顺利!

TA的资源详细

好书推荐-《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参加人数:37 发布者:杨晓妹 时间:2016年01月05日
学会和学生说话 教师的必修课程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说句实在话,我不算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平时也经常拿工作太忙,家务事太多来应答自己,为自己没有读书寻找一些自我安慰的理由。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开展了读书下午茶活动,我也随着大家的脚步,走进了久违的图书室。在书柜前,出于职业本能,我信手拈起了一本《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翻开之后,却不知不觉地被它吸引,难以放手,于是就把它借回家细细地品读起来。

  《老师和学生怎样说话》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所著,这是一套丛书,共三本,除了《老师和学生怎样说话》之外,还有《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和《父母怎样和孩子说话》。其中《父母怎样和孩子说话》这本书已经受到美国父母的普遍喜爱,而《老师和学生怎样说话》的英文版早在三十年前就出版了,也就是说,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新书,甚至还显得多少有那么点落伍,封面也不花哨,内容也不是那么“与时俱进”。但是我却觉得它既是一本愉悦心情的休闲书,也是一本指导性极强的教科书,更是一本启人深思的哲理书。

  喜爱的理由之一:不说假话,很真实

  一般的教育书籍,常常把老师夸赞得像一朵花,一个神,不是“灵魂的工程师”就是“无私的蜡烛”,而《老师和学生怎样说话》却把“老师的自白”放在第一章,如实地记下了一群执教不久的老师坦率而灰心丧气的“牢骚”话——“我原以为自己很爱小孩,尤其是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小孩。我竭尽全力地教育他们,希望能弥补他们的不幸,让他们相信自己是聪明而有用的人。没想到,他们却让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地愚蠢和软弱。”“每天我都对自己说:“今天是平安无事的一天。我不会被卷进任何事端,我不会被激怒,不会大发脾气从而损害自己的健康。”但是,一到了教室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既觉得沮丧,又觉得对自己不满。”“每天早上我都是精神抖擞地走进学校,晚上却半死不活地回到家里。学校的吵闹都快让我发疯了。”……当我第一次从书本中读到如此真实的话语时,忍不住兴奋地和身边的老师分享,因为我的内心深处也曾有过如此的不安和困扰。的确,每一个青年教师在满怀热情走进校园时,总会被现实中的真实和无奈所困惑,试问,在座的那一位敢于大声地说,我从没有过类似的心理历程呢?着实佩服吉诺特博士的勇气,敢于直视教学中的黑暗角落,敢于面对教师的真实情感。也正因为如此,吉诺特博士清楚地明白:老师们所感受到的无助和焦躁,不是仅仅靠理论和培训能解决的,老师们都知道什么教育是好的,对此拥有无数理念,但没有人能只靠理念就教育好孩子。理论虽然精彩,但也不失之于抽象和空泛,就像一张百元大钞,面额虽大,但在满足一些普通生活需要,比如买一张公交车票,打一个电话的时候,却显得力不从心。

  喜爱的理由之二:不高谈理论,很实用

  在实际教学中,在处理班级事务中,老师们经常遇到的是学生之间无休无止的纠纷以及学生在不同情况下所产生的不满情绪,怎样做才是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调节学生的情绪呢?所有的疑团与困惑,你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对照书中的“最佳师表”和“最差师表”,你会发现两种教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最佳师表的老师总是对孩子就事论事,最差师表的老师却总是攻击孩子的品行。于是两种不同的做法就造成了有效教育与无效教育的差别。例如:一个孩子把颜料弄洒了,就事论事的老师会说:“噢,我看见颜料洒了,我们得弄些水和抹布过来。”攻击学生品行的老师却说:你真是笨死了,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小心?”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衣冠不整的来到学校,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衣服皱巴巴的。就事论事的老师会说:“看来你真是需要好好把自己收拾整理一下了。”攻击孩子品性的老师却说:“你浑身上下都是乱糟糟的。你的衣服这么皱,头发这么脏,依我看,连你的大脑都是一团乱麻。你究竟怎么回事?除非你衣冠整洁,否则我会把你扔出教室。”大家可想而知,两种教师的话语会带给学生怎样的感受,同样的事件也定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了。短短的对话是否也引发了你对教师如何和学生说话这个问题的思考?的确,本书中的大理论出现的很少,在书中“恰当的交流”“表扬的艺术”“常规的管理”“成人的对峙”等十二方面,你可以从一个小对话中,一件小事例中,学到很多值得借鉴的、具有实用性的、可供直接操作的措施与方法。每一章后面附加的“温馨提示”更是可以让大家获得很多的启示。比如在“表扬的艺术”中,它提示到“结论性的表扬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威胁,不仅不会令人感到愉快,反而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甚至产生恐惧。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备受压力,引起反感和逃避。”例如,一个孩子在玩飞镖,他一下子就射中了靶上公牛的眼睛,老师说道:“真了不起,你的眼力真好。你真是个神射手。”谁知,孩子听后却转身走开了。因为,此刻的孩子心中想的是:“老师想让我每次都射中公牛的眼睛,可我不是个神射手,我只不过是碰巧罢了。如果我再玩一次,说不定连靶边都沾不上了,我还是趁早退出算了。”正确的表扬应是:“瞧,公牛的眼睛被射中了。”可见,老师在表扬时应该恪守的基本原则是: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作判断。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

  喜爱的理由之三:不死板说教,很生动

  道理深刻,语言浅显、生动,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尤其是这本书的“前言”和“结语”,更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和编者的心声,也特别能打动人。在此,摘录其中的片断把它们送给所有的老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开学第一天,一所私立学校的全体老师都收到了校长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老师们:

  我是集中营里的幸存者。我亲眼目睹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事情:毒气室由有学识的工程师建造;孩子被受过教育的医生毒死;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谋杀;妇女和儿童被受过高中或者大学教育的毕业生射杀;所以,我怀疑教育。我的请求是:希望你们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永远不要用你们的辛勤劳动,去栽培孕育出学识渊博的怪兽,身怀绝技的疯子,或者是受过教育的纳粹。阅读、写作、数学等学科,只有用来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更有人性时,才显得重要。”

  相信简短的两段话语,已经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身上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以上是我读这本书感受最深的三点,也是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重要原因。

  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要读书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当你面对玲琅满目的书籍,费心挑选之时,是否想过学生其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须读懂、读好的一本书呢?要读懂这每一本独特的书,教师首先必须学会与学生说话,要学会选择恰当的语言与其沟通。

  说话是一门艺术,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学会和学生说话,不仅是独家艺术,也是必修课程。因为不同的语言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老师需要一种富有同情心的语言,一种令人回味的可爱的语言,因为心灵的成长是要依靠很多微妙的东西来滋养的——一个恳求的眼神、一次肯定的点头或者是一句鼓励的话语等等。如果你希望学生成为懂礼貌的人,请和学生温柔地说话,如果你希望学生成为有主见的人,请你蹲下身子和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说话,如果你希望学生成为诚实的人,请向学生真实地表露你的情感,不论是高兴或生气……

  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与学生的交谈,学会和学生说话,学好教师的这门必修课。 

  (摘自程冬)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评论

徐红艳2017/1/24 20:41:54
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回复

卢雪梅2017/1/22 0:06:07
谢谢分享

回复

宋范玉岚2017/1/13 11:02:43
很受用,谢谢分享

回复

周进宏2017/1/7 10:25:18
教师应该掌握说话这门艺术,才能更深入与学生沟通交流,值得仔细研读的一本书。谢谢推荐!

回复

< 上一页1234567...910下一页 > 共 3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