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汤华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没有留言内容

TA的资源详细

教育现代化不单指技术层面

参加人数:533 发布者:汤华 时间:2017年11月16日
   日前,有教师在媒体撰文,提出了一个疑问:“教育技术现代化了,为何我们还那么忙?”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就教育管理而言,信息化让教育行政部门层级间的文件可以及时传达到基层学校,基层学校的信息也可以及时上报,但是“某些地方过多追求‘短平快’,有的工作和任务,容不得学校有思考、计划、决定和实施的机会,这里布置,那里就要有成果,要提交”。

      不可否认,作者提到的这些现象,在个别地方确实存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方便了教育主管部门与基层学校之间的沟通。但技术是中性的,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最终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最终取决于使用技术的人。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让学校管理者、老师疲于应付。

      教育技术现代化了,为何有的人却更忙了?归根结底是一些地方,教育理念更新没有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教育治理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升。教育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信息化、技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手段,而教育观念现代化则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如果没有教育观念现代化,制度的转变和内容方法也很难转变,现代化装备的运用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教育现代化重要命题,这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掉,落实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推进“管办评”分离,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这样才能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对教师来说,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否则,屏幕取代了黑板、鼠标替代了粉笔,师生之间的互动却可能减少了,教师成为了“放映员”,而学生上课像在“看电影”。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大幅增加,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首次超过了3万亿元,包括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学校在内的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校舍、设备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是决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对此,需要破除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

评论

赵莉莉2017/11/28 18:53:40
如同文中所说单单的技术层面的现代化,只是手段,而配合的应该是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课程以及其他,只有只有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现代化

回复

李怀强2017/11/26 15:15:34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回复

李怀强2017/11/26 15:15:02
老师要充分地去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利用掌握的基本计算机知识,熟练地操作电脑。引导学生掌握并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从而指导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查资料、交作业等学习活动。

回复

崔立功2017/11/24 18:26:46
管理和技术都要现代化,要求各层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也要现代化。

回复

<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