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王雪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李迎迎2021/3/2 13:52:53
评职 论文 参编 13401165826同微
徐文静2017/8/1 11:06:03
从哪里看讲座呀?
汪华锋2017/4/27 12:37:49
我学的是大学体育教学与科研这门课。学完了证书上显示是25学时。感觉太少了。不是说有50学时吗

TA的资源详细

板书与PPT无优劣之分,关键是教师怎么用

参加人数:137 发布者:杨晓妹 时间:2017年12月04日
      35年来,刘晓芬坚持用全板书形式授课,获得学生们的热情追捧,成为校园新一代“课堂网红”。35年中,刘晓芬也曾采用过其他教学方式,但“板书改成PPT,感觉不一样,思维会有些断层”。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她最终保持了手写板书的形式。

  近年来,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讨论。总体上看,多数人趋向于两者的有机结合,但也有人对过犹不及的多媒体教学进行了批判和否定。有学者指出,PPT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一定不能让这种辅助手段“喧宾夺主”。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将板书与讲解及肢体语言有效地融为一体。据说,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曾经告诫年轻教师,上课不要依赖多媒体(PPT),最好不用PPT,只用板书。

  但也有学者指出,大学进入“无手写”时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既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也是教育教学技术改革的必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通过PPT给学生思维活动搭设桥梁。我也曾撰文表示,板书和多媒体都只是教学的工具,我们不能无端地把互动越来越少的“罪”归于多媒体。

  那么,在这个被多媒体技术包围的时代,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究竟该何去何从?是因为多媒体教学可能会带来一些新问题而弃之不用,让板书教学全面回归,还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听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做出因地制宜的审慎选择?在我看来,答案应该是后者。

  从现实来看,在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孰优孰劣的讨论声中,人们很容易将话题指向板书和多媒体这一“形”,认为板书教学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则正好相反,它忽略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表现这一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上述报道中学生对板书授课的热情追捧,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板书带来的效果,但在我看来,蕴含在板书背后的“春蚕吐丝”般的真心付出才是受学生热捧的内在动因。

  报道指出,提到刘晓芬,学生赵雅婷显得很激动,“刘老师真的很负责、很用心,所有题目都会手写答案,并且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墙上,方便大家自我核对,微信群里也会发解析,为大家作解答”。这在一个侧面也印证了,正是老师在板书教学中所贯注的负责用心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心。

  在一笔一画的板书过程中,老师的表现是有温度、真切可感的,学生的注意力会随着老师的肢体语言同频共振。而在某些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肢体语言往往会退居次席,且缺乏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与课堂互动,学生们看到的往往是冰冷的大屏幕,有时甚至只能看到老师坐在操作台后面的一个脑袋。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效果与作为工具存在的多媒体并无本质关联,与老师的教学态度、讲授方法、课堂表现有关。

  从某种程度上讲,课堂板书容不得老师偷懒,相较而言,多媒体这一技术手段给老师偷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因多媒体使用不当而导致学生出现走神、不认真听讲等情况,也不能归咎于多媒体本身,而应问责于老师。本来应该助力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在个别教师照本宣科般的翻页过程中,被异化为一种不应有的负面形象,的确值得反思。

  总之,作为教学手段,板书和多媒体,本不存在孰优孰劣之别,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实际加以正确的运用,能合则合,不能合则不合。

     本文来源 蒲公英评论网站   作者 杨红星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

评论

崔立功2017/12/26 9:11:39
都是手段,适合老师同时也能服务好学生 就是好手段,好方法

回复

郑州2017/12/22 13:00:52
PPT教学在当今是不可获缺的,但完全依赖PPT又是很可怕的事情。

回复

赵莉莉2017/12/20 10:28:17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无论是PPT还是板书,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都仅仅是一个教学手段

回复

< 上一页1下一页 >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