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郑州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李迎迎2021/3/2 13:52:19
评职 论文 参编 13401165826同微
宋猛2018/9/21 10:30:21
郑州老师!我是沈航机械电子工程2017年毕业生,在这遇见你,好意外啊。
小明2018/4/29 8:07:45
你好

TA的资源详细

北师大教授:教育 需要改变对学生的看法

参加人数:122 发布者:郑州 时间:2017年12月19日
今天,我们身处一场正在静静发生的全球教育变革之中。人们正在探寻适应未来世界需要的能力和教学方法,这一探寻甚至包含对未来学校愿景的重新思考。正式这种求索让我们看到了众多的教育创新: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社交与情绪学习(Socialand emotionalLearning,SEL)、同理心与正念、社会能力(socialcompetency)、设计思维、系统思考、创客学校以及翻转课堂,等等。

  如今世界各地的人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当现在的学生所需要培养的思考、合作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早已超出了工业化时代学校的传统目标。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需要帮助学生们去学习做那些机器做不了的事情”——彼得·圣吉,麻省理工学院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彼得·圣吉:世界级管理学大师、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2015年10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两位大咖就所在国家的教育现状、各自的观察以及长期积累的教育智慧对各自国家的教育现状做了一个点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顾明远先生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点评

  教育需要借鉴、改变观念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差异。共同的就是培养人,培养人有一定的规律,人的成长也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的地方是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很难说哪个国家的教育好,哪个国家的教育不好。我觉得教育需要借鉴。

  在中国来讲,我们现在的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育观念相对落后、陈旧,培养模式相对落后,我们还不能充分认识学生的能力,还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我曾经提出来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我们现在的学生往往是被教育、被学习,特别是家长让孩子盲目地上这个补习班,那个补习班,而这些并不是学生所喜欢的,所以我特别强调的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有兴趣才能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最好的办法。

  兴趣驱动学习

  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有动机在驱动,有内部动机,有外部动机。外部动机就是考试的压力或父母的压力、奖励,这种外部动机很容易消失。内部动机就是对每门课的兴趣、爱好。

  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这种兴趣爱好,所以我们报考大学的时候往往不是自己的志愿,很多孩子进入大学以后要转专业,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这个专业并不符合他的要求,往往这个专业是父母的甚至是爷爷奶奶的志愿,这样不能培养出人才。

  中国的教育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培养的模式,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活动里体验学习的愉快、学习的成就。当然我们现在正在改革,也有很好的经验,有很好的学校、好的校长、好的老师,他们有改变的意愿和热情。

  彼得·圣吉对工业时代下教育现状进行反思

  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

  我来谈谈对美国教育的看法。

  我跟顾老的很多理念都非常一致。20年前我被耶鲁大学毕业的科莫先生邀请去做一个发言,他创办了美国的一个教育平台,里面有许多来自美国贫困城市地区的学校,在此期间我开始思考:工业时代的背景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当我们去想,人是怎么学习的时候,你可以回忆一下你是怎么学走路、怎么学说话的?这些非常神奇的东西我们在三四岁就学会了。

  所有的学习都是在行动中发生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你怎么学走路呢?你就试着走几步,学说话就是从说不清楚开始的。所以,所有的学习都来自行动,可以确定的是开始学的时候一定会犯错,所以你也可以说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另外,就是刚才顾老提出的,也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学习的第一原则,就是学习者去学习的是他们想学的。我们小时候,来自外在的动力非常重要,我们取悦于我们的老师、家长、希望他们喜欢我们,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你问一下,我们学走路是不是为了让爸妈高兴?还是说我们学走路是因为我们想走?这时候你就能很快区分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有什么不同。

  学习是一个是犯错的过程,你当然需要一个被关爱的氛围,因为我们学走路时肯定会摔倒,关爱和支持的环境非常重要就在于它支持你、允许你去犯错。当你想到这一点,你联系起来在对照我们工业化时代下的教育体制,就会觉得非常奇怪,因为我们在工业化背景下的教育体制里做的一切教育行为与我们对学习的天然理解都是背道而驰的。

  当大家犯了错的时候,我们就会说“这是错的”,所以犯错意味着失败,在这个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学习发生的。同时微妙的是,我们在潜移默化的“教”孩子他们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你犯了很多错误,所以你不聪明。

  回归到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呢?西方的教育体制是有问题的。我本人有一个简单的总结,就是工业化时代的学校建立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学习,而是去训练工厂里的工人。你会发现工业化时代下的学校,老师和孩子们致敬的关系不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实际上像是工厂监工和工人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必须按照时间把你的教学大纲都教完。

  当你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是这样的方式?很简单,因为他背后最初的设计就是这样的。当全球范围内大家都意识到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体制、学校不再是我们今天需要的能够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和学校的时候,对于今天的教育者和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来说,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系统如此顽固,200年后我们还在用这种陈旧的方式,到底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顾老讲到,目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观念落后,学生是被动的主体,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我们都知道在公园前的苏格拉底、孔夫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杜威来到中国后他的弟子和陶行知先生也是传播这样的思想,经过这么多年,教育的面貌确实有很大的改观,从信息化、国际化的角度变化都非常大,但是共同的问题是心智模式和对学生基本看法的问题。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

评论

吴迪2017/12/29 10:33:46
我觉得教育不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是需要整个社会观念的变化,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孩子的父母就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引导开始。

回复

崔立功2017/12/27 12:32:42
这个 我也有感触,观念落后是最大的敌人。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是要动态的。

回复

< 上一页1下一页 >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