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社区 > 辅导员工作坊 > 梁竹青的主页

留言板

发表

李迎迎2021/3/2 13:56:04
评职 论文 参编 13401165826同微
崔宇明2017/9/20 9:19:53
吴戈、李伟俩是俺亲学生
石婧2017/4/11 10:26:16
太棒了,才貌双全

- 活动详细

请大家讨论手机进课堂的问题

参加人数:268 发布者:赵斌 时间:2016年12月14日
  最近与一位老师在微信里讨论手机进课堂的问题,我觉得有一定的代表性,经征得该老师的同意,特意将我们的对话转上来,供大家继续讨论与交流。

  A老师:赵教授的讲座很有启发。同时我又很困惑,让手机进课堂真的好吗?把考察时间拉长,对大学生们会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我们会不会亲手毁了孩子们?   

  赵斌:A老师好,你担心点在哪里?   

  赵斌:很愿意听听你的意见   

  A老师:我的担心主要有三点:第一,老师公开将手机引入课堂,会不会给大学生一种不好的示范,加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二是会不会强迫不用(智能)手机的同学也要买智能手机?加重大学生负担?还有流量费。 

  A老师:第三,也是我最担心的,就是长远影响,用手机教学,引入多种信息源,会不会让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做?会不会减少对老师对前辈的尊敬,从而让自己处处碰壁?会不会减少对经典的阅读,变得浅薄?   

  赵斌:你是教大几的学生?   

  赵斌:如果是大学生,每个人都有手机,还用老师示范吗?[微笑]而且,示范用手机学习,不好吗?[微笑]   

  赵斌:第二,现在还有几个人不是用智能手机?学校里也有wifi,云班课的流量等同微信,如何会增大学生流量负担?让大学生把流量花在学习上不比花在游戏和娱乐上要好吗?[微笑] 

  赵斌:第三,老师要获得学生的尊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学会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的本领,而不是靠限制大学生不接触更新更好的信息,不是靠愚昧大学生来维持师道尊严,而应该平等对待大学生,与大学生共同成长,网络有助于民主意识的养成,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不是更好吗?你说呢?   

  赵斌:至于碎片化学习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可以通过改进学习方式来克服,比如我提出的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就是一种整合知识与信息碎片的方法。   

  A老师:问题是大学生真有足够的智慧与时间去整理碎片吗?跟随一位名师,走一条道会不会学得更快?   

  赵斌:如果是一位名师,他应该懂得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利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思想启迪。   

  赵斌:当然,对于具体的操作性技能的学习,可以不需要网络,只需要在一个名师指点下反复练习就可以了。   

  赵斌:何况现在你能禁止学生不使用手机吗?即使在课上不用,课后会不用吗?如何能阻止他们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多元的观点?教师是否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筛选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微笑]   

  赵斌:您还有什么补充意见吗?   

  A老师:暂时没有[微笑]   

  赵斌:我们的讨论很有意义,你的观点估计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师的担忧,我想把我们的对话放到我的网页里,让更多人参与讨论与思考,当然会隐去你的一切个人信息,如何?   

  A老师:可以。   

  赵斌:谢谢!

评论

杨金芝2017/12/16 19:24:13
手机影响课堂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自己要求不够高造成的。学风的营造需要优秀案例的弘扬。

回复

平措2017/6/8 12:07:04
最近与一位老师在微信里讨论手机进课堂的问题,我觉得有一定的代表性,经征得该老师的同意,特意将我们的对话转上来,供大家继续讨论与交流。

回复

梁竹青2017/3/13 9:48:40
还是得看课堂环境,如果严重影响教学,建议禁止。

回复

梁竹青2017/3/13 9:48:38
还是得看课堂环境,如果严重影响教学,建议禁止。
岳雅丽  回复  梁竹青 2017/3/13 9:48:38
禁止把

回复

<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 共 2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