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讲授,然而在一些教育技术人眼里,讲授式教学成了落后教学观的代名词。某些专家学者之所以判定现在的教学与150年前没有两样,就是因为看到教师讲授和班级教学制仍然属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流方式。他们认为,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幕后,导而不教。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观点和主张,与建构主义理论的传播有很大关系;还有一个原因,我以为,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有关。以电脑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对教育的影响似乎相对要弱一些。究其原因就是,电脑和网络固然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开辟了很多新方式新途径,但对讲授式教学的帮助不是很大。于是,一些持技术决定论或技术本位主义观点的学者,就呼吁教师应该放弃熟悉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而去迎合或适应当前技术为教师们所能提供的教学空间与形式。
然而这种呼吁作用不是很大,因为教师们发现,在技术带来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教学质量并未因此而大幅提高,原来以为是落后的讲授方式对于知识的大规模传播来说,仍然是最快捷和有效的方式。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网络时代教育方面真正取得成功的例子是网络视频公开课和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而它们之所以获得成功,恰恰都是因为采用了“传统”的讲授形式,只不过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将面对面的小范围讲授,变成远距离的公开讲授而已!
人类从古到今积累了天文数字般的知识,这些知识我们不可能都要重新“发现”一次。大部分知识必须通过笔者所谓“嫁接”的方式来传承和获取,为了提高效率,教师讲授和班级教学制可能仍然是主要的和必须的形式,而协作与探究只能作为重要的补充形式。当多向视频会议系统日趋完善和廉价,成为真正的合适技术的时候,围绕讲授式教学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的争论可能就会结束。不过,那时的讲授与今天会有不同,它不能长时间的满堂灌(其实面对面的讲授也不能满堂灌),而必须有更多的交流、讨论与协作(而且是基于互联网和视频的),而且将来负责讲授的教师可能只是广大教师中的最优秀者,讲得不好的教师将不得不离开讲台和屏幕,而退居幕后做答疑、解惑、辅导、协助、资源制作、活动组织等今天助教们所做的工作。学生们一方面在家里或学校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听明星教师的视频讲授,一方面接受幕后教师的面对面的辅导与协助,并与其他学生和网友开展广泛的协作与交流。大学的围墙和校园将会消失,现实的固定的班级将被流动的虚拟班级所取代。
请大家谈谈是否需要放弃熟悉的讲授式教学方法?